“5000万美金,夹层融资+可转换债券,五年期,8.5%的利率。”她说,“如果公司估值在五年后增长三倍,林奇的投资回报率将达到4.2倍。”
        海莉拿出了她的金字塔结构图,把她的盖楼理论重复了一遍。
        科技公司的可转债融资,至少在当前的硅谷,乃至整个美国的初创非上市企业中,这并不是一种很常见的常规操作。
        因为慷慨的风险投资人往往会拿出一大笔钱扔给硅谷的科技公司,数千家企业依靠着来自全世界投资者的馈赠发展自己的业务,知名风投公司拥挤着扎堆在斯坦福大学后的沙丘路(SandhillRoad)上,依靠寥寥百万美金的投资拿走一家公司20%-30%甚至更多的股份。
        华尔街并非不想捞这笔生意,但受制于融资模式,他们不知道从何入手,只能通过收购些小的公司为中介参与到交易中。
        偏偏novamind的确是一家很有潜力的公司,以至于任何专业人士仔细了解它以后,都会持有和海莉一样的看法——这是一匹已经接近成熟期的黑马。只要加以包装,它可以展现出足够的价值。
        兰利同样如此,他已经完全燃起了兴趣,甚至抽出纸和笔,在白纸上演算起来,等他落笔时,他慢吞吞道:“很有趣,但我们从没做过这样的事情,你怎么确定这个回报率?”
        “我算过了。”海莉敲了敲键盘,切换画面,笔记本风扇声音大了些,她指着屏幕上的无数条曲线,“我已经计算过每一种可能。”
        兰利看了一眼屏幕上正在运行的资本回报率模拟图表,数字在不断变化,每一次计算迭代,都在调整融资结构下可能的收益。
        完美到,几乎可以被称为......惊人。
        兰利低低地笑了一声。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