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货一身丛林冬迷彩,头上戴着钢盔,上身穿着战术马甲,左肩的位置倒挂着一把黑色手柄和刀鞘的匕首,右大腿外侧挂着把手枪,手里还拎着一把,看上去杀气腾腾。别说人了,佃户家的两条狗都不敢叫了,夹着尾巴缩在主人脚下瑟瑟发抖。

        正在大眼瞪小眼之际,就听“吱呀”一声门响,穿着鹤氅的袁枚拄着拐杖,在长子袁通的搀扶下走了出来。这老头中午叫花鸡也吃了,酒也喝了,还眯了一小觉。醒来后看到家人都是愁容满面,这才讲了个笑话逗大家开心。

        “仁兴贤侄,伱这是?”

        “去山下转一圈。”

        高六庚之所以叫“六庚”,是因为他是庚寅年白虎日生人,而白虎在中国古代的另一种叫法就是“六庚”。《艺林伐山》上说,六庚为白兽,在上为客星,在下为害气。

        当年他捐了监生后,就请县里的教谕给自己起了个字。“仁兴”二字源自《晋中兴书》,里面说白虎者,仁兽也。虎而白色,缟身如雪,无杂毛,啸则风兴。

        袁通一脸忧虑的道:“仁兴兄,可是官兵来了?”

        高六庚知道藏着掖着也没用,于是点点头。为了让屋里的女眷都听见,便大声对众人嘱咐道:“各位一会若是听到枪响,切莫惊慌。鞑子官兵在我等眼里不过是土鸡瓦狗,定要让他们铩羽而归。”

        虽说上午打退了一次清军,让袁府众人知道了高六庚这些人神通广大,可听到官兵又来了,神色中还是难掩惊慌。那可是朝廷的官兵啊,光是江宁城里就有数千!而高六庚他们再厉害也只有十个人,就算浑身是铁又能出几颗钉?

        袁通随即又问道:“之前仁兴兄提及赵王派出了手下精锐和船队,不知何时能到?”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