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年头户籍对人员的限制大于天,两个人就算再喜欢,有了户籍的阻隔想要在一起,也实在是难上加难。

        几天之后,陆文婷写的第二篇论文就发到了陈青峰这边,主要是询问陈青峰。论文还有什么要修改的地方?

        陈青峰哪里懂这些?事实上就连他也没想到发光氨溶液居然连百万分之一的血液痕迹都能检测出来。

        于是收到信的同时,他立刻来到邮电所给陆文婷发了一封电报。

        “已阅,可发表!”

        不算标点符号,电报都是按字收费的。

        光是这封电报,就花了陈青峰一块钱。

        然后陆文婷当天就知道了陈青峰的反馈。

        随后第2篇论文就寄给了远在帝都的《中华医学》杂志!

        而与此同时,陈青峰的那篇内参,也发表在了公安系统的内部刊物上。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